凝眸在日月之間 - 歐洲之旅(18)
在很久以前,曾經讀過一個神話故事,它描述著一對年輕的戀人,彼此深愛著對方,然而因為某種因素,他們的愛情受到了詛咒,在白天的時候,年輕的男孩保持著正常的人類身形,但是美麗的女孩卻幻化成一隻飛鷹;到了夜晚,女孩恢復為人類的身形,然而男孩卻幻化成一隻狼。
在每一個月光皎潔的夜裡,流著眼淚的女孩輕擁著對月悲嗥的狼入眠,在日月交替的黎明時分,自夢中醒來的男孩,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女孩幻化成鷹,隨風而去,四目交接的那一剎那,卻是連一句我愛你都來不及說 --- !
一對相近咫尺的戀人,卻有著無限遙遠的距離,這真讓人為之深深歎息!後來有一部電影叫做「 The Ladyhawke 」,有著類似的故事架構和場景。
電影「 The Ladyhawke 」的參考連結:
http://www.imdb.com/title/tt0089457/
2010年9月,第四度應邀來台教學的保加利亞舞蹈專家 Iliana Bozhanova,在她的教學中介紹了一首舞蹈叫做「 Sluntse Zaide 」,翻成英文是「 At Sunset 」(日落時刻)的意思。「 Sluntse Zaide 」是歌曲的名稱,它包括了兩個部份,一個是和緩的、感覺很抒情的慢版,另外一個則是相對的快版,有著獨特的11 / 8 節奏,就樂理來說,它是八分音符為一拍,每一個小節有十一拍,由於鼓點(重音節)打在第一、三、五、八、十拍上( 1,2,3,4,5,6,7,8,9,10,11 ),所以,一個小節之內,我們所聽到的節奏會是「二拍、二拍、三拍、二拍、二拍」,也就是「快、快、慢、快、快」的形式。
舞蹈的部份一般是由七、八位左右的女舞者,交叉牽手形成一個緊密的圓圈,在慢版的部份,圓圈在原地循著逆時針的方向慢慢的轉動,到了快版的部份,圓圈除了保持繼續循著逆時針方向的轉動之外,還要沿著逆時針方向在舞蹈場域中移動,象徵著日月星辰的自轉與公轉,恆定的輪迴,可望不可及!所有的舞步,幾乎都是配合音樂節奏的走步而已。
下面歌詞大意的部份感謝保加利亞舞蹈專家 Iliana Bozhanova 老師的資料提供:
日落時刻
夕陽緩緩的落到森林的後方
彎彎的月芽,帶著皎潔的光芒,逐漸昇起
牧羊的男孩吹奏起了 Kaval (一種民俗樂器,參見下面連結)
他的羊群輕輕的應和著
年輕的女孩正唱起歌來
明月呀!請慢下你的腳步
請給戀人多一些相聚的時間
他們徹夜訴說著對彼此的愛戀
只是良宵苦短
轉眼已然旭日東昇
牧羊的男孩吹奏起了 Kaval
他的羊群輕輕的應和著
年輕的女孩正唱起歌來
這個故事比起開頭的那則傳說,顯然沒有那麼的悲情,只是每當旋律響起,跳舞的圈圈開始自轉加公轉的變換著位置,心裡面都會有著日月輪迴,白天交替著黑夜,而時光就這樣匆匆流逝的感傷!
民俗樂器 Kaval :
http://www.tulumba.com/storeitem.asp?ic=VI343950SY110
音樂延長線:
「 Sluntse Zaide 」可以在下面兩張 CD 中找到。
CD (1) :
CD (2):
http://www.bulgariancds.com/c/sl-e/mid-1/p-p/id-1063/yulangelo-the-manuscript.html
舞蹈延長線:
這首舞蹈的舞名是「 Tushkano Horo 」,在保加利亞的中部到西部一帶,流傳的相當廣泛,它被歸納到一個比較大的舞蹈類型,稱為「 Krivo Horo 」,下面是「 Krivo Horo 」的參考影片。